云贵高原中蜂生物学特征是什么(云贵高原中蜂生物学特征有哪些)
一、基本情况(一)中心产区及分布中心产区位于云贵高原,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、云南东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。 (二)产地自然生态条件。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-2000m,西北高。一、基本情况
(一)中心产区及分布
中心产区在云贵高原,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、云南东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。
(二)产地自然生态条件
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至2000米,西北高、东南低。水系众多,峡谷深邃,地形复杂。 ——坝子是高原西部的一个多山构造盆地。坝子地势平坦,土层深厚,四季无明显,干湿分明。属亚热带湿润地区。由于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条件不同,气候差异显着。
云南昆明海拔约1890m,但纬度较低(北纬25)。冬季(半年)一般不受寒潮影响,在西南暖气流的控制下,常晴朗干燥温暖;夏季(半年)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。降水丰富,阴雨天,加上海拔高,所以气温比较低。一年有两个明显的干季和湿季。在纬度、海拔、大气环流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气温季节变化较小,四时如春。滇东年平均气温22%,最高气温40.9%,最低气温1.9; 7月气温最高,平均气温27.6。受西南季风影响,形成冬干夏湿的水资源特征。夏半年,温暖湿润的空气沿着山谷流入内陆。滇西南部分地区、滇南边境、怒江流域以及南北盘江、都流河上游,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,其中410月降水量占85%占年总降水量的95%。高黎贡山西南迎风坡盈江年降水量达4000毫米以上,而楚雄、大理年降水量仅为500700毫米。雨季时常发生山洪、洪涝灾害。旱季长,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十分严重。
贵州海拔一般在1000m左右。冬季(半年)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,阴雨天多,天数较冷。夏季(半年)受东南季风影响,降水较多,气温较高。黔西地区年平均气温10~14,7月气温最高,平均气温22~25%; 1月份气温最低,平均4~6。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4.036.0%,极端最低气温为-6.0-9.0。然而,这些只发生在几天之内,或者在很多年里只是偶尔发生。全年雨量充沛。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,最大1600毫米,最小850毫米。年降水量区域分布趋势为南多北、东多西。从降水季节分布来看,全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,但下半年降水年际变化较大,常发生干旱。
云贵高原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:800m以下的深谷,属南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,以稀树草原和灌丛草原为主;海拔8001200m的河谷、低丘、丘陵,植被为常绿阔叶林; 12002000m之间的高原及其间的盆地,植被为常绿阔叶林; 20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平原和山地,植被为落叶阔叶混交林;海拔2500米至2800米的高原或山地,植被为山地落叶阔叶林;海拔28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,属亚高山暗针叶林和高山栎林。
蜜源植物种类繁多,有200多种。可生产商业蜂蜜的产品包括油菜籽、茭白籽、荞麦、狼牙豆刺、乌桕、野树皮(图1)、野三叶草、鹅掌柴和瓜蒌属植物。
2、品种的起源及变迁
(一)品种形成
云贵高原中华蜂是分布区的天然蜂种。是在云贵高原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中国蜜蜂类型。
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的战国青铜臂甲上发现蜜蜂图像;祥云县出土古墓铜棺上刻有蜜蜂,证明云南对蜜蜂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。据史料记载,贵州少数民族使用蜂产品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自唐代以来,贵州的苗族、布依族、水族、仡佬族等民族就以蜂蜡蜡染闻名。
(二)群体规模及变化
1、群体规模截至2008年,云贵高原有蜜蜂62万只,其中贵州14万只,云南42万只,四川6万多只。
2、发展变化云贵高原蜜蜂大多采用传统方式饲养。蜂群数量没有太大变化,不存在濒临灭绝的危险。
三、品种特点及性能
(一)形态特征
云贵高原蜂王体色多为棕红色或黑褐色(图2);无人机是黑色的(图3);工蜂体色较深,第3、第4腹节背板有60%70%黑色带(图4)。个体较大,体长可达13.0mm。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。
(2)生物学特性
云贵高原的蜜蜂产卵能力很强。蜂王一般在2月产卵,每日最大产卵量可达1000枚以上(图5)。
云贵高原夏季气温较低,蜜源植物开花较少,蜂群平均减少30%左右,其中6月中旬最为严重。越冬期持续3个月左右,种群平均减少50%左右。
云贵高原的蜜蜂性情比较暴躁,比较无赖。集群能力较弱,可维持78帧以上的集群。抗病力较弱,易感染蜂囊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病病。
(三)生产业绩
1、蜂产品产量云贵高原的蜜蜂主要生产蜂蜜。不同地区的蜂群由于管理方法和蜜源条件不同,产量差异很大。固定地点饲养的蜂群结合小规模转移采集油菜籽、乌桕树和秋季山花。蜂群平均年产蜜30公斤左右,最大可达60公斤;产蜂蜜约15公斤。
2、管理方法不同,蜂产品质量也不同。云贵高原蜜蜂生产的蜂蜜含水量为21%~29%。活体养殖场生产的蜂蜜纯净、品质优良;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生产的蜂蜜杂质含量较高。它不产生花粉,但能产生蜂蜡。
四、饲养管理
云贵高原蜜蜂的饲养方式以贵州、云南定点饲养为主;四川定点养殖与小规模转移相结合(图6)。贵州现有传统饲养方式13万只,活体饲养1万只。云南省采用传统方式饲养的群体约40万只,活体饲养的群体约22万只。四川地区采用传统方式饲养2万多组,其中活框饲养约4万组。
5.品种保护、研究与利用
云贵高原尚未建立蜜蜂养殖场或保护区,也未建立品种登记制度。养蜂人主要负责自己的饲养(图7)。
贵州省畜牧站2006年测定的工蜂主要形态数据与1984年测定结果无显着差异,表明云贵高原蜜蜂形态特征稳定。有关研究机构对云贵高原蜜蜂进行了比较生物学、生态学、形态学、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。
6、品种评价
云贵高原的蜜蜂体型大,抗寒性强,适应性广;群居能力较弱,能维持较大的群体;具有较强的收藏能力;对囊胞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烂病的抵抗力较弱;性情更加暴躁。可作为养殖材料。